【影片】Albert Wan | 源於人的觸動——開清明堂的初心

Albert Wan 於美國長大,放棄了他的律師生涯,來到父母的故鄉——香港,跟妻子創立獨立書店 Bleak House,是香港少數專門售賣英文書籍的店舖。

閱讀讓我們代入別人的故事,刺激情感與思想,甚或喚起某段隨時光流逝的記憶,讓人變得有趣,變得有同情心。
— Albert Wan

記者:Mehporpor

影片攝影師:Almond, Wolf

影片編輯:Wolf

照片:One Hungry Coconut

翻譯:Jeezos

編輯:August Chan, Lightning Bug, Gen Mann

製作:Onehungrycoconut

[此文亦於《蘋果日報》英文版刊登。]

上集和下集

很多人會覺得當律師跟賣書風馬牛不相及,律師的世界一板一眼,非黑即白,圖書的世界則天馬行空,色彩斑斕。我過去的專業看似跟現在的生活扯不上關係,但我覺得這不過是一本書的不同章節。當律師好,賣書也好,我貫徹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初心,始終希望讓事情變得更好。

當律師的日子讓我有機會從一個非常人性化的角度看待事情。過去我在工作上遇到很多不公義的事,無辜的人被捕,被囚的人除明信片外不許接收其他信件,還有警察行為失當、濫權等等。民事和刑事案件都會有不公的情況,總讓我深深不忿。被壓搾、被欺凌的往往得不到賠償,實在讓人失望。律師其實不止鑽研案情和證據,還得走進別人的故事,挑戰那些把人置於如斯境地的客觀環境。美國如是,香港如是,這正好把我的律師跟賣書生涯連在一起。

我地係香港人 - Albert Wan | 源於人的觸動——開清明堂的初心

Bleak House 本身就是一個未寫完的故事,自開業起見證過情侶求婚,結婚生子,還分享過學生畢業的喜悅,感受過音樂會的熱鬧。各路愛書人和思想家在此聚首一堂,談天說地,交朋結友。正正是這些經歷讓我覺得這裡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在美國長大,但父母親的思維方式讓我略懂香港的文化精神。父母跟他們的同輩很像一樣的家景平平,憑努力白手興家,賺錢儲錢,對政治充耳不聞,只顧家裡溫飽。父母最終移居美國,而我則跟家人回到香港,從日常生活的點滴重新認識這個地方。父母那一代的是非觀與價值觀跟我截然不同,政見自然也不合,更反對我關注本地政治與問題。即使家庭關係因而變得緊張,每次下決定都變得很難,但這也無阻我參與。有時候我也希望自己沒有這樣的包袱,不需要擔心父母的反對,但我深知自己要把這些處理好,才能實踐心中所想。

我地係香港人 - Albert Wan | 源於人的觸動——開清明堂的初心
我地係香港人 - Albert Wan | 源於人的觸動——開清明堂的初心

紙質圖書不死

書商像個策展人,店裏要放甚麼書、不放甚麼書都要經過精挑細選。讀者有甚麼需要和興趣,哪些題裁貼近時事,哪些書看起來賞心悅目,哪些書歷久不衰,這些都是書商要了解的事。因此,我每天都花不少時間在搜羅、研究及挑選合適的書。

Kindle、電子書以及其他電子媒體的興起令不少人以為傳統的紙質版圖書終有一天會絕種,但我敢說紙質圖書絕對不會被取代,總有人渴望實實在在地把書捧在手上一頁一頁地翻。一本紙質圖書從封面到封底、從內文到排版設計,這種承載內容的形式將會傳承下去。

我地係香港人 - Albert Wan | 源於人的觸動——開清明堂的初心

書讓人學做人

香港人都會看書,但很多人(尤其年輕人)對閱讀都過於務實。我很希望香港人可以為興趣而讀。要養成這樣的文化風氣,便要從小開始培養習慣,過程要投入,要按個人喜好而行,要有意義。小孩子其實很清楚大人到底什麼時候是在逼他們閱讀,逼他們學習,令他們失去玩樂的時光。孩子當然不喜歡這樣;如果大人逼小孩看的書乏味無趣,孩子就自然地會討厭閱讀。

我希望孩子跟年輕人多讀小說,多讀一些他們覺得讀來沒甚麼用處但內容討喜有趣、詼諧幽默的書。其實小說對於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很重要,讓讀者能夠代入他人的身份,理解別人的心情。故事不一定要天馬行空,情節可以是平常不過的到茶餐廳吃飯或搭一程巴士,情節平凡但不減閱讀的喜悅。閱讀讓人代入別人的故事,刺激情感與思想,甚或喚起心底某段隨時光流逝的記憶,讓人變得有趣,變得有同情心。

我最愛的作家 George Orwell 曾經說,「我們的使命是讓這片土地的生活變得有意義,這片土地是我們的所有。」未來會發生甚麼事情無人知曉,或許五年後,這裡能賣的書種會大大減少,又或者會有其他挑戰,誰說得準呢?我能肯定的是,要不這間書店,我的生活肯定比現在更難過。經營書店當然有壓力,但 Bleak House 是我前行的動力,讓我跟別人交流,使我有希望。

我係Albert Wan ,我係香港人。
我地係香港人 - Albert Wan | 源於人的觸動——開清明堂的初心

支持我們

支持並贊助我們的採訪工作

很多人都未必知道,雖然We Are HKers人才濟濟,但我們其實也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型義工團體,並沒依賴外界的資助或借貸來營運。今天你在此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一眾鍵盤戰士在幕後犧牲種種機會、時間、飲食和睡眠而換來的心血結晶,目的都是讓世界聽見香港人的心聲,並將我們的獨有文化傳承下去。 但在營運平台的同時,我們一直都遇到不少挑戰:小至尋找合適的錄影器材、為國際團隊選購遙距工作的所需軟件,大至在上班時間秘密工作時免遭發現和「炒魷」,以及確保平台持續運作和資料存取安全。 請大家支持我們,讓我們繼續紀錄世界各地的港人故事,保存我們的文化和遺產。即使是£1的贊助,對我們的意義也十分重大。我們在此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一切盡在不言中。

**請注意:你對We Are HKers Ltd. 的支持並非用作慈善捐款,而是給獨立媒體的贊助。如對贊助We Are HKers有任何查詢,歡迎在此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