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藝術
Michelle Cheung | Paragon Tea Room:以茶奉有識之士

Michelle Cheung 是個經驗豐富的年輕商人,在咖啡店滿佈的溫哥華街頭引起熱話。剛迎來開店2周年的Paragon Tea Room是她的傾心之作,在Google擁有高達4.8顆星的評價,整個大溫哥華地區的人都慕名而來。在香港土生土長的Michelle其實從未想過在加拿大發展事業,而她正讓溫哥華的人接觸東方的茶文化,並希望有朝一日讓香港臉上有光。繼續讀下去,聽聽Michelle開設Paragon Tea Room的理念和故事吧。

Read More
【影片】陳湛文|現實比劇本更荒誕,只要仲有一啖氣,都要繼續磨爛蓆

陳湛文(Peter)是香港演員,有不同演出經驗。他曾獲「第十三屆亞洲電影大獎」及「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新演員。在疫情期間,他陷入極度絕望,但卻重新反思:作為演員,可否為人們做些甚麼呢?

Read More
李揚立之 | 日間手執手術刀、夜晚手執畫筆的故事

李揚立之醫生,日間在公立醫院為無數骨科病人治療,脫下醫生袍後是一名畫家,為各種深受歡迎的動物角色賦予了靈魂。每當談起這些角色的時候,她的眼睛就會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她期望自己的創作在這段艱難的期間帶給香港人更多正能量。

Read More
陳嘉昊 | 千里外書寫香港 -- yellow objects.黃 色 物 件

陳嘉昊成長於殖民地時代的香港,曾留學挪威,後畢業於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戲劇演出學系,現居溫哥華。陳嘉昊自2010年起擔任米豆劇團的藝術總監,身兼編劇、導演、表演者,翻譯員、監製多職。

Read More
【影片】梁銘佳 & Kate Reilly | 《夜香・鴛鴦・深水埗》——散落在不同時空的香港故事

梁銘佳,香港電影攝影師及導演,近期作品包括《念念》和《叔.叔》;Kate Reilly是美國演員和監製,作品有《Therapy》和《The Path》。《夜香.鴛鴦.深水埗》是首齣夫妻二人共同執導的電影。

Read More
【影片】李健明 |將香港字體修復、演化、流傳

李健明是「李伯伯街頭書法復修計劃」的發起人,從小在父親的招牌店工作,近年開始將李漢先生的字體電腦化並發起眾籌。李氏曾撰寫《你看港街招牌》,紀錄香港招牌歷史。

Read More
【影片】夠薑媒體 | 文宣有價.儲卡存念

夠薑媒體於2019年8月成立,負責人Vivian是創辦人之一,透過策劃「Yell Card 」項目,將不同設計師的文宣作品印製在卡上,宣揚「文宣有價」 ,既幫助文宣手足賺取收益,也通過實體卡的方式記錄社會事件。Yell Card現時每個月一期,於合作商店以扭卡機或卡包的形式出售。

Read More
【影片】Calif Chong | 電影從業員 - 全民記錄,捕捉香港精神

Calif Chong是名電影從業員,現居英國,曾任TVB編劇和香港電台紀錄片製作。幾年前開始在歐洲留學、於電影圈發展,尋找新的方法講述香港故事。

Read More
【轉載】李健明 | 大時代淹沒港式招牌字 招牌傳人盼眾籌傳承李漢墨寶

「冷熱飲品」、「豬齋鹵味」、「撚手小菜」,大街小巷衣食住行的招牌,不少出自被喻為「一體成形」(所有筆劃都連在一起)的李漢手筆。獨有港字散落在我們的生活,一場世紀疫症如龍捲風席捲香港的經濟心臟,無人可倖免。長街盡是廢物斗車,載滿結業後拆卸的建築物料,當中不少是傳統招牌。

Read More
【影片】Ghost and John |身體創意 探索港人身份

Ghost and John 是一個香港當代藝術組合,由阿鬼(Ghost)和John組成。兩人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工作幾年後赴倫敦修讀當代舞蹈。他們的作品融合形體、多媒體、科技等不同元素,透過互動引發觀眾深入思考。他們通過藝術探索自由、社會,和港人的身分認同。

Read More
【影片】巴丟草 | 中國著名政治漫畫家:「這不只是香港的抗爭,而是所有人的抗爭。」

我認為藝術可以治癒,可以令人更堅強,給予人們力量渡過難關。在這個運動中,有新的藝術、新的歌曲。這一切都讓我更想創作,提升大家的士氣。香港在我人生中給我最多啟發。

Read More
Polly | 瑞士平面設計師:「作為一個愛紙之人,我十分欣賞香港人重拾紙張來宣傳和溝通。」

我認為我國的人民並沒有真正明白香港這場抗爭的重要性。由於瑞士是全世界最民主的國家之一,自由對我們來説就像空氣——是理所當然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