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九龍寨城公園,不難發現有一位叔叔掛著「義務導賞員」的襟章,在和市民、遊客娓娓而談——他是李昇敏先生,人稱敏叔,1998年搬到九龍城後,對九龍寨城公園的園林設計和歷史產生興趣,並自覺肩負著傳承這片土地歷史的使命。
Read More香港人珍惜言論自由,街頭報攤究竟有沒有生存空間?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莊玉惜2010年曾出版《街邊有檔報紙檔》一書,以本地持牌報紙檔文化和歷史作研究論文。短短9年間,533檔持牌報紙檔逐漸消失,現只剩下300多檔,平均每年消失約20檔。2011年的立法會文件顯示,政府表明無意簽發新的報販牌照,意味現存報紙檔將自然流失。
Read More李健明是「李伯伯街頭書法復修計劃」的發起人,從小在父親的招牌店工作,近年開始將李漢先生的字體電腦化並發起眾籌。李氏曾撰寫《你看港街招牌》,紀錄香港招牌歷史。
Read MoreBenny是設計師,居住於大澳,創立了一個以大澳、香港為家的環保時裝品牌,關注世界各地的環境及社會議題。
Read More淋漓淋浪是香港本土的藝術家,他們的畫作給人帶來很大的震撼和反思。二人也心繫社會,希望透過藝術體現香港社會真實的一面。
Read More政治話題變成禁忌,是否意味著香港創作的終結?
Read More50多歲的李福納(Lee Faulkner)是一名在英國出生的精算師。他曾在不同的國家居住,並於2011年移居香港。2020年立法會選舉時,他聯同多位反對派候選人,與幾名現任功能組別的議員競爭。現時選舉被推遲到2021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