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香港人正在竭盡所能,把原有的身份拋諸腦後,為共同目標一起奮鬥。」
過去五年來一直居住在香港的新加坡僑民將2019年的運動與雨傘運動比較,並驚嘆於他目睹的驚人團隊合作。
有鑑於香港近日發生的事,很多文章將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前英國殖民地同放在聚光燈下作對比,看看這兩個看似類近的城市有甚麼不同的價值觀和隱藏的意見。作為居港五年的新加坡人,我想在此分享自己對這次抗爭的經歷,希望能給這場運動帶來些更個人化的觀點。
我在2014年來到香港——正是雨傘運動爆發的那年。初來乍到,我從一個幾乎不會有示威活動的國家,踏入了一片對示威活動並不陌生的土地。我很好奇,所以我不顧朋友的勸籲,造訪了「佔領中環」的示威區。那是我第一次參與示威,而我所見的令我非常驚訝——人們在讀書、做功課、閒聊、把食物和水遞給飢腸轆轆的示威者、收集垃圾等等。圖片和抗爭海報隨處可見,還有在帳篷內,微弱光線所映照的剪影。看到這片烏托邦的剎那,一絲超現實的感覺油然而生:人們在和平的社群內互相幫助——這不是在新聞上會見到的場景!對我來說,那是一種莫名奇妙的感覺。當時我並不了解抗爭背後的堅持,唯有帶着欲知更多的心情離開。大約一個月後,我目睹的卻是警察在一天內以催淚彈和暴摧毀示威區的場景。
五年後,我再次見證同一種的堅持;然而,這次我看待的態度不盡相同。跟香港人交談的過程中,我大開眼界:自九七回歸後,內在的不公義不但從未消退,反而越見明顯;香港人的失望情緒亦已達到沸點。抗爭者再次在社群內萌芽,但這次卻沒有領袖。除了作為勇武派或和理非抗爭者外,還有數以百計由熱心義工組成的小組,以各種方法支持這場運動:從創意機構到公關公司,舉辦記者會,以至參與翻譯工作。
廣東話裏有一句俚語:「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香港人正在竭盡所能,把原有的身份拋諸腦後,為共同目標一起奮鬥。他們接近全方位照顧整場運動;甚至有專門回收垃圾和在示威後清理垃圾的團隊。他們基於對政府的憤怒和對自由的渴望,而迅速建立的情誼,讓我驚喜不斷。這,是我五年前見證過的那個烏托邦;現在卻以革命性的規模發展。
社交媒體上的敢言,令我收到不少新加坡朋友憂心的問候;但他們更驚訝於警察暴力、警黑合作和政府無理包庇警隊。我們難以在新加坡主流媒體中看到這一面。這些報道只能在獨立網媒瀏覽,但老一輩的人不大會接觸到這些。
當所有新加坡的主流媒體,不論本地還是國際,都在政府審查之下,真相難免不能最大限度廣傳。不過,我盼望盡我所能向新加坡人傳遞各類信息,尤其是老一輩,因為我相信,如果他們對真相能夠有更多的認知,如果他們可以看見警察對市民施加的暴力,如果他們能夠見證我所見證到的,我衷心相信他們會改變想法,因為分辨黑白是人類的本能。
對於明白現正發生甚麼事的我們,能夠看清自由和公義的重要性的我們,我想以我們的名義向你們說:「香港人加油!新加坡支持香港!」
G
- Febr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May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February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Octo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August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January 2020
- December 2019
- November 2019
- October 2019
- September 2019
- July 2019
- June 2019
記者:JCo
圖: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