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叔|九龍寨城公園裡的活字典

走進九龍寨城公園,不難發現有一位叔叔掛著「義務導賞員」的襟章,在和市民、遊客娓娓而談——他是李昇敏先生,人稱敏叔,1998年搬到九龍城後,對九龍寨城公園的園林設計和歷史產生興趣,並自覺肩負著傳承這片土地歷史的使命。

居民之間,大家會互相關照、幫忙、在緊貼的窗口間互傳物件,也就是所謂的「握手樓」。
— 敏叔

記者:Miff

照片:Miff

編輯:Zucchhi, Windlikes, Paris

[此文亦於《蘋果日報》英文版刊登。]

市中心裡的世外桃源

說起九龍城這個地區,很多人大概會想起以往的啟德機場,那龐然的飛機在樓頂低飛滑過,起起降降的畫面。不過,這裏最吸引我的,始終是九龍寨城公園。一開始純粹覺得這一座座落於市中心的中式園林很有特色,也很喜歡它的設計,後來便開始探究它的歷史。最初我花許多時間留在公園裏,有人帶團來講解我都會去聽,並把知識去蕪存菁。我覺得不要看不起那些年輕的導師,他們有心把學生帶進來給他們講解,通常都是掌握了豐富歷史資料的。我自己就會在網上聽歷史學家、公園的設計師謝順佳老師的講解,盡量接收準確的資訊。

「罪惡之城」背後的真相

經常聽説九龍寨城很危險,是甚麼「黑幫的天堂」、「罪惡之城」、「三不管」等等。在小時候讀書時期,為了探訪一位同學,我曾經親身到過九龍寨城一次。那天,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吸毒者向我索錢,我把他甩掉,並大喊同學的名字,隨即聽到同學從上而來的回話:「你進來吧!」我後來來到同學早前給我的地址門外,只見門口邊坐著一戶人家,正在吃飯,周圍沒有任何樓梯,當下心想:「我要怎麼上去呢?」我惟有硬著頭皮地走進門去,而那戶正在吃飯的人家完全沒有理會我這個不速之客。入門後,穿越到後面便看見有一條簡陋的旋轉梯,沿着旋轉梯上去,我便找到了我的同學。原來,這條旋轉梯是由幾座大廈共用的。

後來,在公園裏做義務導賞員的時候,才聽說寨城裏有許多秘密通道,裏面是相連的,如果其中一戶關上了家門,那麼其他戶的人便有可能回不了家。所以,寨城裡的人都是夜不閉戶的。有時如果家中有甚麼不見了,居民知道它過幾天就會被歸還原位。實際上,寨城是個挺融合和諧的小社區,而且商店、士多,甚至紡織工廠都應有盡有,能夠自給自足。居民之間,大家會互相關照、幫忙、在緊貼的窗口間互傳物件,也就是所謂的「握手樓」。

至於人們常云的「三不管」,並不是指黃賭毒,而是指寨城在清朝駐軍撤走後,並沒有被港英政府、大陸政府或國民政府接管。

到了60年代,雖然黃賭毒盛行,但寨城仍然太平。以前那年代,黑社會還講道義,只在寨城做生意,不涉黑道。所謂「兔子不吃窩邊草」,如果借了當地居民作遮擋,免不得暴露自己,故他們是不會騷擾居民的。許多網上傳聞,甚至是公園裏某些導賞員講解的「三不管」,時有過份渲染、抹黑實際的情況,我覺得我們應該把真確的事情告訴大眾。

沒有受到政府重視的寨城公園

九龍寨城被拆遷後,便改建成為現在的中式園林公園。這個公園的設計有很多很有意義的地方,更曾經獲得國際設計獎。可惜的是,這裏11副原有的對聯已被換走,包括其中一副描繪啟德機場飛機起降的對聯。園方最近更把公園內的原有街燈都換走了。這些街燈原本是按照清朝軍人的帽子而設計的,因為寨城的前身就是一個清朝兵營。這樣的話,下一代人能去那裏找歷史呢?還有,公園裡的大水池邊原本有許多很美的花到處盛放,但園方放任市民在這裏放生烏龜,破壞了生態,令花全都消失了。當看見以前公園景色的舊照片時,我都覺得很唏噓,於是常常聯同現在的照片一併將它們放到社交媒體上,讓人們可以自己做對比。

傳遞真確史實的使命

這裡有許多誤傳的故事,到了現在還是不斷有許多官方導賞員對歷史不清不楚,向遊客講解的時候出錯或離題。我聽到便會馬上更正他們,但他們感到不滿意時,會在網上罵我。可是我仍然覺得向大眾解釋真確的資料更為重要。我也曾向署方建議,再統一培訓導賞員,讓他們清楚了解公園的設計和歷史。我也曾遇過一些九龍寨城的原居民誤傳公園的歷史——雖然他們在寨城長大,郤也未必完全了解自己的社區。這種種也令我很不開心。

不過,我還是得到許多人支持,和這裡許多街坊都很熟悉,他們也很關心公園的狀況。這裡的保安也叫我「活字典」,經常送餅乾、熱茶給我。之前離任的經理向新上任的經理介紹我的時候,說我差不多已經是他們的同事了,我聽到真的很開心!

近來,因為疫情關係,公園少了許多遊客,但多了香港人。我很高興香港人能來這裡走走,認識一下公園的前世今生。

我在這裏當義務導賞員已經超過10年了,因為覺得自己應該將自己所知道的告訴別人,這不僅僅是責任,更是一份使命。

我係敏叔,我係香港人。

支持我們

支持並贊助我們的採訪工作

很多人都未必知道,雖然We Are HKers人才濟濟,但我們其實也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型義工團體,並沒依賴外界的資助或借貸來營運。今天你在此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一眾鍵盤戰士在幕後犧牲種種機會、時間、飲食和睡眠而換來的心血結晶,目的都是讓世界聽見香港人的心聲,並將我們的獨有文化傳承下去。 但在營運平台的同時,我們一直都遇到不少挑戰:小至尋找合適的錄影器材、為國際團隊選購遙距工作的所需軟件,大至在上班時間秘密工作時免遭發現和「炒魷」,以及確保平台持續運作和資料存取安全。 請大家支持我們,讓我們繼續紀錄世界各地的港人故事,保存我們的文化和遺產。即使是£1的贊助,對我們的意義也十分重大。我們在此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一切盡在不言中。

**請注意:你對We Are HKers Ltd. 的支持並非用作慈善捐款,而是給獨立媒體的贊助。如對贊助We Are HKers有任何查詢,歡迎在此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