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陳樂財 | 鳥籠師傅

記者:Sunset Survivors

編輯:TS

相片:Sunset Survivors

香港人一直以來都非常喜愛養鳥,許多年長的中國男人都會在早上像遛狗一樣帶著籠中的鳥兒到公園或安靜的街道上,坐著聽它們唱歌。一般來說,鳥主都會把鳥籠掛在樹上,坐在一旁看報,打麻將。值得一提的是,鳥主在挑選鳥的時候,通常看中的是它們的歌喉,而非它們的外貌。以前,我們還能在早上的香港市內公園,以及園圃街雀鳥花園找到許多鳥類愛好者,但由於動物權利組織的批評及2012年的禽流感,現時已不允許攜帶鳥類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這一法令極大地挫傷了香港的「遛鳥文化」。現在,我們幾乎看不到這文化現象了。

「我認我的工作非常特殊,因為你是無法在香港以外找到這樣的地方的。這是一個代表家的地方。」
— 陳樂財
「我很希望我能夠有個學徒,但似乎受過教育的孩子們都不願意來學這些手藝了。」
— 陳樂財

行業知多啲

陳樂財師傅從他13歳那一年便開始製作鳥籠。他的商鋪在園圃街雀鳥花園,位於月亮門入口處。月亮門通往一個鳥類繁多,五彩繽紛的小世界:金絲雀,寶興歌鵣等鳥類層出不窮。而陳樂財師傅,是唯一一個出售鳥籠的人。陳師傅在很小的時候,便開始跟他的叔叔以及一位很名氣的師傅學習。製作鳥籠需要很多非常特殊的技能,例如把竹竿精確地扭曲,再往它們上雕刻圖案或經文,給鳥籠上色等。陳師傳說,現的他與往日不同了,他現需要幾個月才能製作出一隻鳥籠。現在陳師傅已經七十多歳了,兒女也對他的行業沒有絲毫興趣,他很清楚他所處的行業正在快速消失。


支持我們

支持並贊助我們的採訪工作

很多人都未必知道,雖然We Are HKers人才濟濟,但我們其實也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型義工團體,並沒依賴外界的資助或借貸來營運。今天你在此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一眾鍵盤戰士在幕後犧牲種種機會、時間、飲食和睡眠而換來的心血結晶,目的都是讓世界聽見香港人的心聲,並將我們的獨有文化傳承下去。 但在營運平台的同時,我們一直都遇到不少挑戰:小至尋找合適的錄影器材、為國際團隊選購遙距工作的所需軟件,大至在上班時間秘密工作時免遭發現和「炒魷」,以及確保平台持續運作和資料存取安全。 請大家支持我們,讓我們繼續紀錄世界各地的港人故事,保存我們的文化和遺產。即使是£1的贊助,對我們的意義也十分重大。我們在此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一切盡在不言中。

**請注意:你對We Are HKers Ltd. 的支持並非用作慈善捐款,而是給獨立媒體的贊助。如對贊助We Are HKers有任何查詢,歡迎在此聯絡我們



故事來源:Sunset Survivors - New Coffee Table Book by Lindsay Varty

(本文獲《Sunset Survivors》授權轉載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