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頭條新聞》主持曾志豪 | 懸在頭上的政治紅線 「只有香港人是我老闆」
曾志豪,擔任香港電台諷刺時弊節目《頭條新聞》主持15年,亦是節目的劇本創作人。《頭》作為香港最受歡迎的時事節目,在抗爭抗疫的大時代播放,近期收到三萬個讚,又有六千宗投訴,左報、局長級人馬、警方群起而攻之,連港台顧問委員會也罕有表明立場要求撤換主持,主持人「小豪子」何去何從?
記者:誌 HK Feature
相片:誌 HK Feature
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頭條新聞》已走過30年, 跨越港英時代、九七回歸、大大小小的社會事件,歷來招風招雨。節目亦由「公仔箱」擴展到大網絡,每集平均有50至60萬人次觀看,每星期總點擊率至少200萬人次。
《頭條新聞》作為一個諷刺時弊的電視節目,在當下抗爭、抗疫的暴風雨中,又再次被推上浪尖。近日,《頭條新聞》收到三萬個讚,同時收到六千宗投訴,眾多市民堅定支持,而政府高層、左報、警方則群起而攻之,連港台顧問委員會主席也罕有表明立場要求撤換主持吳志森及曾志豪。
曾志豪,擔任《頭條新聞》主持15年,亦是節目的劇本創作人。曾志豪坦言,今次《頭條新聞》面對的是歷來最大、最明顯的政治風浪:
「以往都是一些枱底傳來的風聲,永遠不會有個『陳大文』叫你不要做。但今次真的有個陳大文,港台顧問委員會牙醫陳主席(陳建強)真的會走出來,公開地叫你不要繼續做落去,這跟以往那種暗底流傳不同。」
在反送中運動期間,《頭條新聞》多次抨擊政府及警方行為。今年二月及三月,警方兩度去信港台,投訴《頭條新聞》抹黑警方,誤導公眾。
「你不會覺得今次只是一個風浪,會過去的⋯⋯,你踩中政治紅線,一個踩到警察,一個就踩到一國原則,那當然是在政府定義之下的紅線。」曾志豪說。
自從警方投訴港台之後,曾志豪不斷收到傳媒採訪邀請。他形容「每次做訪問都好像在交代身後事」,被問及未來去向,和回顧《頭條新聞》的往事。
曾志豪嘆道:「做了幾個訪問之後,隱隱約約有種感覺,今次真的『摺硬』(被結束)?所以大家都要趁機做個記錄。」
「老細就是人民」
政治風暴來襲,但仍得前行。曾志豪如常撰寫《頭條新聞》劇本,比以往更謹慎核實節目資料的真確性,週中拍攝,趕週五出街。他坦言,如今港台被外部壓力包圍,退無可退,內部如破釜沉舟,氣氛更勝從前,「因為你一退,你認錯,說你『違反(港台)約章』、一中原則,不是認衰仔(認錯)就當風平浪靜。如果你認就拉人封艇,那個記者要炒嗎?以後你要承認這條紅線擺在頭上。」
「我們心目中永遠都只得一個老細(老闆),就是人民。」他說,港台管理層並沒有就事件要員工問責,他也不擔心會出現政治審查,斷言如有審查,「那個已經不會是《頭條新聞》,甚至乎已經不會是香港電台。」
堅信創作不能與社會脫節
曾志豪 2000 年畢業於浸會大學傳理系,畢業後當過數年記者,其後加入香港電台,成為電台消閒節目《瘋 show 快活人》及諷刺劇《頭條新聞》主持人,並於報章撰寫專欄,近年又與吳志森開設 YouTube 頻道論政。站於政治風眼的曾志豪堅持創作,以文、劇以及大氣廣播三條路論政。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我覺得已經解釋了一切。文藝都是來自生活,生活上你見到有疫情、有政情,又有暴力,你怎會不自然放在你創作裡面呢?」
提煉生活之事,嘲笑和自嘲,正是《頭條新聞》的創作方向。「我們不是直接說他做了壞事,他不負責任,這很枯燥,乾得像一塊餅乾。我們將它戲劇化、曲線、搞笑、食字諧音,方法都是希望你覺得輕輕鬆鬆,但有時代感、有共鳴。」
「我覺得不需要拒絕(談論時事),為自己設限。如果搞文藝、搞文學,只可以普通風花雪月,那我就不要這些東西。」曾志豪斬釘截鐵說。
隧道盡頭望到曙光
曾志豪認為,堅持,就是可做之事。「未判你死刑之前,不要自己投降。以我們節目為例,你未停我工,未熄 Camera 之前,我不會主動投降,我不會說我明天不上班,我不會說我們今日就不講這些。」他說投降不會令大局變好,反而不投降是一種抵抗,每拖一天,對方的成本就更大。
他相信只要不投降,總有一日,對方會退兵。「可能你會說,哪有這樣天真,但總有一天,是嗎?」曾志豪說,就算打輸,也是走得漂亮瀟灑。
訪問後,曾志豪隨記者走到城市大學與又一城之間的行人隧道。
離去前,他淡淡留下一句:「都好啊,隧道盡頭看見曙光。」
支持並贊助我們的採訪工作
很多人都未必知道,雖然We Are HKers人才濟濟,但我們其實也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型義工團體,並沒依賴外界的資助或借貸來營運。今天你在此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一眾鍵盤戰士在幕後犧牲種種機會、時間、飲食和睡眠而換來的心血結晶,目的都是讓世界聽見香港人的心聲,並將我們的獨有文化傳承下去。 但在營運平台的同時,我們一直都遇到不少挑戰:小至尋找合適的錄影器材、為國際團隊選購遙距工作的所需軟件,大至在上班時間秘密工作時免遭發現和「炒魷」,以及確保平台持續運作和資料存取安全。 請大家支持我們,讓我們繼續紀錄世界各地的港人故事,保存我們的文化和遺產。即使是£1的贊助,對我們的意義也十分重大。我們在此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一切盡在不言中。
**請注意:你對We Are HKers Ltd. 的支持並非用作慈善捐款,而是給獨立媒體的贊助。如對贊助We Are HKers有任何查詢,歡迎在此聯絡我們。
- Febr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May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February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Octo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August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January 2020
- December 2019
- November 2019
- October 2019
- September 2019
- July 2019
- Jun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