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Dr Karen 麥嘉慧博士 | 和理非 —— 現實與歪理之爭
麥嘉慧,人稱Dr Karen,大學講師,偶爾上電視利用科學實驗來講飲講食。身為教育工作者的Dr Karen,每天接觸的是今次反修例運動的主要持份者——大學生,她對學生們的行為不感失望,反而欣賞他們那顆赤子之心、那份堅持。
記者:Ada
影片攝影師:Kwankung、Doomookuun
影片編輯:Wujai
相片:Kwankung
接近一年的抗爭歲月,年輕人是運動的主要持份者,中學生、大學生更佔很大的比重,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香港的教育制度出現了問題,致令學生產生偏激行為。說到香港的教育, 我認為的確是有問題的,但是否因此而導致這場反修例運動?况且,教育問題並非今時今日才出現,你看看一個曾經年年考第一的人,畢業後在政府機構平步青雲,再成為特區之首,怎想到她是一個冷酷無情、說話冷冰冰,滿口謊言的人呢?由此你便知道,由盤古初開時,香港教育制度已經有問題。
香港教育制度有問題,人的本質、家教、同輩等亦影響一個人的道德觀念。道德觀念其實如「阿媽係女人」一樣,只是有些歪理加進了自己的框框內,道德、良心、邏輯便出現偏差。其實,我接觸的大學生都擁有一顆赤子之心,他們在積極抗爭下,從不缺課,亦交足功課,不像我們這班港豬怕失業、怕得罪別人,思前想後而對不公義坐視不理,倒要讓這一代年輕人為良知、為正義而義無反顧地走出來。記得有次做家長接放學,有位小朋友弄傷了肩膊,整程車一直擔心的是回家後會給母親發現,要我教他講大話。你想想,一位連講大話都要人教的學生,你說他們不是純真是甚麼呢?
坊間有不少批評學校政治化、說大學生不應該接觸政治。若你對殖民地歷史有認識的話,便知道香港某百年大學,創立目的便與政治有關,怎能說大學不應與政治扯上關係呢?再者,近年大學校長的姓氏多是XYZ,又越來越多校長是乜協乜委,而大學的撥款又由何來?不要自欺欺人地說教育與政治無關!政治一直存在於空氣中,沒有人可以與政治脫離關係,而今次反修例運動亦絕非由單一原因引起,如只說教育有問題則絕對是毫無意義。
就正如有人爭拗催淚彈對健康沒有影響、或者說是最低武力一樣,同樣是毫無意義的討論!
首先,催淚彈是為戰爭而研發,是公認的化學武器!而我從催淚彈的數據、研究資料中知道,使用催淚彈是有指引的,如發射距離及角度、燃燒空間等等,違反指引的話,一支筆也可能成為殺人武器。對我而言,任何物件是沒有正邪之分的,只視乎使用者的心態,就如諾貝爾發明炸藥以方便運輸時減少傷亡,後來却成為殺人無數的武器。
記得早前參與一個關於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的讀戲活動,其中有內容令人相當深刻。話說當時持槍軍人鎮壓學生及民眾時,他們選擇用槍柄而非直接開槍。由此可見,致命武器可以是非致命,非致命武器亦可令人死亡,心態決定武器是正還是邪!
在現實中,有正自有邪、有忠自有奸,有黃絲自有藍絲。有人問我,怎樣面對網絡上藍絲以不實謊言或假新聞來作攻擊?可能因我是科學家,以理性行先,一看到這些資料已知是假,在我手上已經停止轉發,不會讓假資料再發酵下去。
面對這些假新聞,我不會動氣,你要明白,在生物角度有一樣東西叫多樣性,有人金頭髮,有人黑頭髮,有人拇指較長,有人腳趾尾長,就是這種多樣性才令物種延續下去,正如童話故事中,白雪公主被惡毒皇后餵毒蘋果、灰姑娘被後母虐待後才能快快樂樂與王子生活下去。所以藍絲、「沉默的大多數」是有存在的原因,問題是我們要怎樣與他們抗衡?文宣便是不錯的對抗歪理的方法。文藝對社會、政治都有一定影響力,這亦是在政治低氣壓的環境下宣洩感情的一種方法。與此同時,文宣得到共鳴,便是高質素的文宣,對運動有一定幫助。
對於未來的發展,從差的角度想,可能會變成地下活動,可能部份人可以移民的便移民,而人們亦會繼續抗爭。無論發展如何,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每個人做好自己本份。因為有些事情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就好像幾千萬年的遠古樹林中,一棵樹看似很健壯,原來它却正步向死亡,只是死亡時間可能要花上幾百年,這個是自然的現象。有些事情是不能短視,要緊記,有堅持才有希望。
支持並贊助我們的採訪工作
很多人都未必知道,雖然We Are HKers人才濟濟,但我們其實也只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型義工團體,並沒依賴外界的資助或借貸來營運。今天你在此看到的一切都是由一眾鍵盤戰士在幕後犧牲種種機會、時間、飲食和睡眠而換來的心血結晶,目的都是讓世界聽見香港人的心聲,並將我們的獨有文化傳承下去。 但在營運平台的同時,我們一直都遇到不少挑戰:小至尋找合適的錄影器材、為國際團隊選購遙距工作的所需軟件,大至在上班時間秘密工作時免遭發現和「炒魷」,以及確保平台持續運作和資料存取安全。 請大家支持我們,讓我們繼續紀錄世界各地的港人故事,保存我們的文化和遺產。即使是£1的贊助,對我們的意義也十分重大。我們在此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一切盡在不言中。
**請注意:你對We Are HKers Ltd. 的支持並非用作慈善捐款,而是給獨立媒體的贊助。如對贊助We Are HKers有任何查詢,歡迎在此聯絡我們。
- February 2022
- December 2021
- August 2021
- May 2021
- April 2021
- March 2021
- February 2021
- January 2021
- December 2020
- November 2020
- October 2020
- September 2020
- August 2020
- July 2020
- June 2020
- May 2020
- April 2020
- March 2020
- February 2020
- January 2020
- December 2019
- November 2019
- October 2019
- September 2019
- July 2019
- June 2019